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2021-12-04 15:00:00 1626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今年秋季,按照双减政策和教育部通知精神,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也就是说,所有中小学都要为有需求的家长提供课后服务。

教育部第一份课后服务指导意见是2017年2月下发的。四年来,整体推进并不理想。远的不说,就拿2021年暑期来说,一些地方宣布提供暑期校内托管服务,但是真正学校落地的,不多,真正把孩子暑期放在校内的,也不多。

这里首先表态:作为中国较早从事校外托管教育服务大军的一员(2004年本人创办晋级教育,2006年从培训转型托管),我深知托管对家长孩子的益处之重大,我深感单靠校外托管力量之单薄,尤其我深深明白,培训重拳治理后的托管服务需求之巨大,这个时候,国家要求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起心动念,为民造福,用心良苦。所以,我坚决拥护,双手赞成!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只是,学校课后服务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孩子成长。为了让这项工作做得更好,真正造福于民,作为托管业内人士,这里我提出关于课后服务的十个问题,请大家共同思考如何解决,以期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一问:如何防止变相补课?

教育部关于课后服务、校内托管的文件中,反复提出一个要求:老师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变相补课,也不能讲授新课。

在国家实施双减政策、大力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大背景下,如此要求很有必要。如果说,校外培训不让做了,学校却打着课后服务的旗号,把培训班公然开在校内,学生负担怎么减得下来?校外培训从业者怎么受得了?

然而,课后服务时间段里,真正要做到不让老师给学生补课,难度很大。

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最擅长的就是给学生上课,包括补习旧课、讲授新课,除此之外,大部分老师并没有别的才艺传授给学生。课后不补课,老师还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时间怎么打发?稍微有点责任心的老师,习惯性地就要给学生讲一些学科内容。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从考试的角度看。双减政策虽然出台,但考试的指挥棒还在,老师的绩效考核仍然要跟学生成绩挂钩。根源上的驱动力没有消失,老师就会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就免不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课后服务时间,是最好利用的时间,比体育课好用,不用白不用。

从招生的角度看。一些学校的课后服务收费较高,给老师的补贴也可观,老师从事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怎么让孩子都留在校内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课后服务时间上课,家长不得不报、不敢不报,生怕错过。

从家长的角度看。大多数家长其实并不反对老师补课,巴不得孩子多学点,所以老师课后补课,根本不用担心家长举报。面对家长的需求,老师补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家长还往往对老师感激不尽。

从学生的角度看。孩子即便不愿意放学后留在学校补课,但又能如何反抗呢?你只看到学生举报校外培训机构补课,什么时候见过学生举报公办学校自己的老师呢?无能为力,只能接受。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从校长的角度看。校长和老师,目的往往是一致的,或曰是同一利益链条上的。在教学质量用分数衡量的大环境下,在把放学后的学生放在教室上课人身安全最有保障的情况下,校长对于老师补课,恐怕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手高高举起最后都是轻轻落下,帮着老师防范上级突击检查。偶尔的上级检查、暗访督察,也只能一时一地,对于大面积的补课行为,并不能起到有效制止作用。

课后服务一旦变成了校内培训,学生负担加重,双减之目的,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问:如何避免学生疲惫?

按照现在的作息时间,一名小学生,从进校到离校,时间是很长的。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长达10个小时。如果算上早上起床、洗漱、上学路上的时间,要再加上一个小时。孩子中午时间,并不会像大人那样午间很快入睡,孩子们在一起恰恰睡不着。更何况,很多学校并没有让学生在学校午休的条件。

长达十几个小时连轴转,对于成年人上班族来说,都会感到疲劳,而孩子的身体素质没有成年人好,更容易疲惫。这种长期疲惫的状态,必将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跟教育部倡导的睡眠管理、体育中考提高分值等改革举措,背道而驰。

这只是身体的疲惫,比之更严重的是,孩子精神上的疲惫不堪加剧。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众所周知,校园里的管束普遍严格,同学们并不能自由自在地放飞自我。这是培养孩子纪律意识的需要,也是出于确保安全的考量。这样有利也有弊,弊端就是孩子生活在高压中,精神高度紧张,违背了孩子的天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放学后让孩子们适当放松,一张一弛。所以前些年,教育界普遍要求三点半放学,也是有科学道理的。现在,一纸号令,要求校内延时服务,意味着孩子们在学校受严格约束的时间加长,指望放学后放松心情的空间被压缩。

大家到学校门口实地看看,不难发现,孩子们上学时大都无精打采,放学时则兴高采烈,他们是多么渴望享受放学后的时光啊!不过这是先前的场景了,现在学校延时到下午五点半、六点放学,孩子们在放学走出校门的时候,也蔫了。一天下来,从早到晚,谨言慎行,不敢吵闹,缺少跑跳,这样的生活,是孩子应该过的生活吗?孩子们还有快乐的童年吗?孩子们的负担尤其是精神负担,减轻了吗?

我担忧课后服务的推行和延长,不仅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更加不堪重负,也会导致他们对放学后生活的不再期待,对未来生活的热情下降,对家人朋友的麻木无感,乃至对生命的厌倦。身边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跳楼事件,难道不该引起大人们的警醒吗?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课后服务的初衷也许是为了给家长减负,但最终接受这项服务的却是孩子。出台教育政策,我们不仅要考虑家长的需求,更要考虑孩子的需求。当我们好心做出课后服务决策的时候,有没有问一问服务对象的感受,问一问亲爱的同学们:放学后,你们是希望早点离开校园,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啊?

课后服务让学生疲惫不堪,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课后服务副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问:如何减轻教师负担?

课后服务这个做法好不好,实施课后服务的两大主体——老师和学生,最有发言权。教学、教学,无非就是教和学,就是老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如何相处,好的教学,就是老师愿意教、学生热爱学。其它,不说是扯淡,最多是辅助。

学生普遍不喜欢接受管束,不愿意长时间留在学校,前面咱们已经说了,老师会赞成校内托管、延时服务吗?一百个不愿意!

2017年,教育部关于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其后数年,课后服务在全国各地基本形同虚设,老师们普遍反对恐怕是主因。没能真正落地的课后服务政策,带火了校外托管这个行业,很多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可以送交托管。

今年暑假开始之际,北京市带头宣布推行暑期校内托管,教育部发文鼓励这一做法,其它一些地方跟进。然而,没过多久,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做了澄清:不是要把暑假变成“第三学期”,不能取消暑假,不能强制老师参与校内托管。背景是,老师们意见很大,网上有很多反对性爆款文章,就出自老师之手。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老师们为什么反对课后服务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工作时间拉长,是首当其冲的矛盾。老师每天工作时长超出了八小时,被动加入了996大军,工作强度加大、压力加大,这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的。

无暇照管自家的孩子,以及完成自己的家务事。老师也是孩子的家长,女老师居多,家里也有一堆事要做。有老师就提出:幼儿园是不是也应该延时服务?不然我们老师的孩子没人管。

没有时间学习提升,精心备课,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时间用心打磨,需要留白。老师上班时间过长,就相当于把教学行为当成了体力劳动,耗时间,求数量不求质量,对学生也不利。

当然,也有人说老师参加课后服务能获得补贴。这个说法站不住脚。想多挣钱的老师,不靠这个补贴就能弄到钱。况且,也有一些老师选择这个职业,就不为多挣钱,而是冲着规律、稳定、受尊重、能提升等因素来的。

有一个老师在文章中写道:“把推行课后服务当作民生工程,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实际行动,这都没毛病,但是我想说的是,人民教师也是人民的一分子啊!教师的权益也应该得到充分保障。”

教育部也在发文强调:减轻教师负担。家长负担要减轻,学生负担要减轻,老师负担也要减轻,负担最后到哪儿去了?有人说要追求多赢,实现共赢。这话听起来很美,做到是不可能的。你找几个人打一场麻将,给我打出几个人都赢的结局来看看?有人赢,必有人输。有人减负,必有人加担子。家长轻松了,校外托管机构轻松了,校内老师肯定更累了。

教师负担到底减轻了没有,老师们有苦说不出,也不敢公开吐槽。有想法却不能表达,就憋出了情绪。老师们带着情绪给学生上课,最终的倒霉蛋,你想想,会是谁?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四问:如何防范安全风险?

孩子最需要保障的是什么?安全!

家长最看重托管质量的方面是什么?安全!

教育局和校长、老师最怕托管出什么问题?安全!

所以,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在教育部课后服务的文件通知里,反复强调。但是,做了多年校外托管,我必须要提醒的是:托管,无论是校内托管还是校外托管,安全隐患实在是太大了!要想保证放学后的孩子人身安全,确实太不容易了!原因如下——

放学后的时间长。中午两三个小时的校内午托,下午放学后延时服务两小时,一分钟都不能出问题。时间越长,安全隐患就越大。跟培训班相比,培训机构教学时间短,托管服务时间长,更容易出安全事故。

放学后的孩子更爱动。学生天性好动,上课期间被限制着不能动弹,到了放学时间,就没那么好控制了。老师稍不注意,孩子就会动中出错,动出安全事故。

供餐服务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孩子肠胃不好,抵抗力差,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就可能食物中毒,而且有可能是大面积的,这让人提心吊胆。

放学后的午休环节存在安全隐患。网上就流传一个视频,一个孩子中午在托管班休息的时候,从高低床的上铺跌落,结果脖子摔断,高位截瘫,留下终身遗憾。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放学后的文体活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个不需要多说了。

放学后的综合实践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也是显而易见。

怎么办?学校老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放学后的孩子固定在座位上,取消一切文体娱乐、综合实践之类存在较大风险的活动。这无异于因噎废食,其后果不亚于发生安全事故:身体暂时安全了,心理问题产生了。

孩子们放学后的生活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总结为:安全,快乐,有意义。

孩子们放学后托管的氛围,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提出:晋级托管,比家还温暖。

学生托管管什么?我所创办的晋级,总结摸索出“六管模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管安全,目标是:不让孩子伤一根毫毛!如何管安全才能达到不让孩子伤一根毫毛呢?我们把管安全细化为十个方面,包括:接校安全、路队安全、课堂安全、就餐安全、游戏安全、如厕安全、网络安全,等等。每一个方面,又有六个动作要领。比如:做好路队安全,要穿上橙色马甲、戴橙色帽子警示来往车辆和行人;要设立路队长、纪律委员,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维持纪律;要喊口号、唱队歌、讲故事、成语接龙,吸引孩子注意力……要把十个方面的安全管护做到位,每天需要完成60个动作要领。

晋级托管的老师们,都要接受系统的培训才能上岗,N多个四天三夜、三天两夜的现场内训,每周至少一次的线上培训,每天必须召开的三场会议,全方位传授包括安全管理在内的各项技能,不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建立了一整套托管期间安全管理的校长和教师考评体系。

而这些,以课堂教学为主业、以课后服务为副业的学校老师,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托管业务师训。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五问:如何提高服务质量?

如果有一天,家长们不需要老师动员,都自觉自愿把孩子送到学校托管,心甘情愿地缴纳托管费,那只有一个原因: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好,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如果有一天,不管学校怎么强调(根据文件也不能强迫),家长们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托管,孩子放学后要么领回家要么交给校外托管机构,那原因也只有一个: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差,孩子不乐意,家长不满意。

以质量为根本,靠信誉求生存,这是任何行业、任何产品、任何服务无法摆脱的必然规律。学生托管也不例外,校内的课后服务也不例外。

教育部第一份课后服务通知已经出台四年多了,为什么在今年秋季之前没有大面积铺开?为什么有的学校半途而废?很大原因就是质量。接下来课后服务何去何从,不断发展壮大或是昙花一现?广大家长选择校内托管还是校外托管,或是不嫌麻烦自己带?收费标准并非最大考量,最大的决定因素,一定是质量。公办学校如果要想保证课后服务质量过关、质量过硬,至少需要过三关:

第一关:课后服务质量谁来测评?要想质量好,测评少不了。有不少人质疑考试制度,可是,你要明白,假如取消了考试,教学质量肯定一塌糊涂。课后服务当然不能用考试来检验成效。那么,应该由谁、通过什么方式来评定质量好坏呢?是教育局派人督查吗?鞭长莫及,频率太低,没有用;是校长巡查吗?等于是自己检查自己,不排除共同弄虚作假;是家长到学校轮流监督打分吗?是学生评选“我最喜爱的课后服务老师”吗?这两个做法都挺好,但老师们会答应吗?没有考评,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那结果一定是:干坏!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第二关:班级学生数量如何减少?传统的大班额制,在课后服务的教室里同样上演。班上报名课后服务的学生少了,老师就会安排合班,几个班的同学合在一起,这样就没那么“费老师”了,这样一个老师管的学生就多了。课后服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同学们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每个人完成作业的进度不一,有的同学还想上下座位、进出教室,一个老师怎么管得过来?怎么办?唯有牺牲质量,让同学们坐好不动,不准说话,强制性进入安静自习状态。这样的课后服务,无异于课后坐牢,质量怎么好得了?

第三关:教师补贴标准怎样提高?能不能让老师哪怕再苦再累、无论管多少学生、也要全身心投入把质量提上去呢?可以的,多发补贴,积极性就上来了。毕竟,收钱意味着揽责,多收钱就是多揽责。多发钱,就要多找家长收钱,这又违背公益原则了,又会激起社会新的不满。钱收少了,就给老师这点补贴,还想要多好的质量呢?

解决课后服务质量难题,还牵扯到服务内容、餐食标准、时间长短等多个因素。而且,如果要让老师们提高质量,首先还是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课后服务暂时还顾不上。这要做的功课还多得很。即便课堂质量提高了,未必能把课后服务质量抓好。

学校老师作为端着铁饭碗的公职人员,做课堂教学没问题,搞学生管理也可以,但是,提供服务,绝对是短板。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六问:如何确定收费标准?

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个爸爸的抱怨,大意是:学校下午放学后要求孩子留在学校,参加延时服务,说的是自愿,老师却变相强迫,每天放学后会讲一会儿课,家长们不敢不给孩子们报课后服务,又多了一笔开支。

然后就有人问:一个月交多少钱?回答:一天6元,按月交,不能请假,请假也算钱。

那不是教育人士群,各行各业都有,一时间议论纷纷。有说多的,有说少的,有说合理的,有说不合理的。作为一个专门从事校外托管多年的专业人士,我发言道:这是我见到的很有良心的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了。

一个孩子一天6元,一个月按22天算,每月132元,按一个班50个孩子计算,每个班每月总收费6600元,两个老师各分3000元,校领导从一个班拿走600元值班费。老师每天一小时课后服务的报酬136元,要管那么多孩子,不多;校领导要担那么多的责任,这点报酬,也不多。学校没有以其它名义留存,也省却了中间商环节。事实上课后服务除了人工也没有其它支出了,房租不存在,水电财政支出。收的钱全部用来支付报酬,干净,直接,简单明了。所以,我认为这是很有良心的收费。

全国各地的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不一,项目不一,制定收费标准的单位不一,所以,到了基层,收费就成了五花八门。今天是信息化时代,没有秘密,家长们网上一查,就能看到关于课后服务收费的各种差异。

双减文件中,对于课后服务经费来源是这么表述的:省级政府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也就是说,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的制定权在省级政府,国家并没有统一标准。

到了省一级,有的省行使了这种权利,制定了收费标准,比如江苏省教育厅宣布,学生每学期收费300元,但是更多的省份是下放到市一级政府制定收费标准。有的省份规定了收费上限,在不超过上限标准的前提下由各地市自行确定,比如内蒙古规定每名学生每学期收费不超过300元。

到了市一级,有的市级政府定了收费标准,有的则继续下放权力到县市区。

到了县市区,有的县级政府定了收费标准,有的则让学校自行制定。

于是乎,放眼全国来看,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千差万别,高低不一。收费的项目也不一样,有的规定只收取下午放学后的延时服务费,有的下午放学后除了收托管费、还可以收社团活动费;有的中午也可以收费,中午又分餐费和托管费分别收取。

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中国太大了,各个地方的气候、学校的特点、家长的需求,差异太大了。校内托管作为新生事物,国家也还没有十足的管理经验,收费恰恰又很敏感,所以一级一级把收费标准制定的权利下放。校内托管的内容就是一校一策嘛,收费标准当然也是近乎一校一策了。

各地收费标准不统一的后果就是,家长对比以后,觉得比别处收得高的,当然就不满意。其实不管收多少,总有家长不满意,一些家长认为既然是学校管这个事,那就不应该收费,应该让老师免费服务。各个制定收费标准的权力单位,包括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教育局、学校,为了尽可能让家长满意,制定的时候尽可能收费低。课后服务毕竟是一项民生工程,收费标准制定者谁也不愿因为这件事承受骂名。

问题又来了:收费低,服务质量会高吗?收费低,学校老师会满意吗?

七问:如何规范经费管理?

双减文件规定:课后服务可以收费,同时财政也要予以补贴,收上来和补下去的钱怎么花出去呢?“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

补助发多少,发给谁,校外人员劳务费发多少,文件没有说。包括有些学校收取托管学生的餐费,具体收多少,也没有说。文件里的模糊地带,给基层学校的课后服务经费管理带来难度,当然也产生了滋生腐败、制造矛盾的土壤。

前不久,网上就爆出老师公开质疑:“课后延时服务费,管理层比教师多4倍,他们辛苦什么了?”事情是这样的——

课外延时服务了一个月之后,对于普通教师的服务,学校打算给发一定的报酬,所以也草拟了发放的标准,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宣布了发放标准之后,老师们心里不舒服了,因为发放的比例有很大的争议,管理层的发放的劳务费是一般教师的4倍之多。老师们陆陆续续去找校长提意见,有的更是把争议内容发到了网上。老师们的不满,主要有4个方面: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按实际排班情况算,领导组每日服务费是普通一线教师的四倍还多,不合理。因为平时的普通教师排班的时间有限,而管理层则是每天都有安排让其巡查,这样一来,管理层的领导们得到的托管费比普通教师多得多,让很多执行托管的一般教师很不舒服。

领导组成员并未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管理排班计划形同虚设,且领导们普遍没有按要求与普通教师一样等延时服务结束后离校。有些领导提前离校,但是占着这个班次,自然最终分到手的课外托管费用就比较多了。

有管理层老师说,管理费用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来进行分发的,完全是合规的,一般老师也不要多疑,但老师们却认为,既然扣除管理费是教体局规定,请公示相关文件,看文件上规定管理层到底应该拿多少。这样的文件,管理层自然是拿不出来的。

另外,延时服务费应该专款专用,全部用作管理层和老师们的课后服务报酬。但是平时老师的兼课费不应从里面扣除。因为学校有时会有老师正常请假,需要其他老师兼课,兼课费用是用课外托管费用来支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如果没有这项收入,没有这笔经费,大家都相安无事。现在有了课后服务经费,也就带来经费管理、分配的问题,这项经费属于“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历来是最难管理的,国家也没有统一的分配办法,这样就容易导致矛盾,容易滋生腐败。

有个公办学校校长气恼地说:完全是在给自己找事,没有课后服务,就不会有这些烂事了!

八问:如何用好社会力量?

大概是知道校内托管难办,学校力量有限,受师资、收费、课程、质量等诸多瓶颈所限,单靠学校难以做好,所以,教育部在几乎所有关于课后服务的文件通知中,均提出借助社会力量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2017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部,做好课后服务工作”,“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组织在校外实施课后服务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综治、公安、卫生、食药监督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这是教育部第一份关于课后服务的文件,把借助社会力量提到了重要位置上。

2018年3月两会开幕式以后,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走上部长通道,回答记者关于学生托管的提问时表示:“学校也不能把这个事(托管)给垄断了,可以把社会力量引到学校去。”这个长达7分钟的答记者问,媒体后来报道时,所用的标题大都突出了“引入社会力量解决3点半难题”这个新闻眼。可见,媒体也是支持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托管问题的。

2021年6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中,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表述是:建立健全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

2021年7月1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有关情况,其中明确: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2021年9月2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推广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其中显示,课后服务的典型案例为北京市西城区,该区推行“菜单式”课后服务,整合12家区属少年宫、科技馆等校外资源,首批开设了200多个课后服务活动项目,包括竹笛、中国舞、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等课程,所有授课老师都是专业教师。

从以上文件通知以及各地实践来看,社会力量将来在课后服务中将占据重要角色,通过社会力量进入校内、学校组织学生进入校外社会资源的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模式,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对于减轻学校老师的负担、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那么,社会力量包括哪些呢?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其包括:社区、校外活动中心、企事业单位、校外专业人员、退休教师、志愿者、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校外托管机构,当属企事业单位之一;校外托管从业人员,乃当之无愧的校外专业人员。即便是在社区、少年宫、科技馆这些场所,也离不开校外托管人员作为专业人士的参与。也就是说,校外托管在未来课后服务的进程中,要么是走进校内参与服务,要么是孩子们进入校外托管机构接受专业服务,这是未来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教育部关于课后服务的一系列文件通知,其实是给了校外托管机构人员吃下了定心丸。

现在的问题是,校外托管机构等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去?如果大家都想进去,让谁承接不让谁承接?暗箱操作,会不会滋生腐败?如果实行招投标制度,方案谁来起草、谁来监督落地?社会力量承接课后服务,如何收费、是否允许盈利、盈利多少?

这一系列问题,目前并没有答案。所以,在很多地方,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还只是一个提法而已。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九问:如何进行监督评价?

目前,课后服务没有统一开办模式,没有统一收费标准,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教育部定调子、基层找路子。

教育部才开始的调子是“可以办”,然后是“提倡办”,到现在的“要求办”。但至于如何办,并没有给出明确路径和方法,官方说的是“一校一策”。从教育部推荐的23个课后服务做得较好的地方经验来看,各个地方是各走各的路,各出各的招,看上去挺热闹,但是“内行看门道”,到底谁好谁差,就不好评价了。因为,压根就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现阶段的学校学科教育效果如何,是有评价标准的,比如统一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升学考试,比如备课、教研、优质课竞赛,都可以考察教学质量的优劣;现阶段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有些科目也是有标准的,比如美育进入中考,体育进入中考,通过学生的成绩,能看出老师在这些科目上的教学质量。

课后服务质量如何,到底该怎么评价呢?这是个难题,难在不知道怎么出题。

首先,托管内容上级没有统一要求,也没有统一的课后服务教材、课后服务课程,更无法进行测试检验效果;

其次,无法用学生参加率进行考评,因为国家明确要求课后服务学生自愿参加,不得强制,如果参加率高或许意味着学校违规;

第三,也无法用一个学校全体老师的课后服务参与率进行考评,因为强调的是老师志愿参与课后服务,不得强制;

第四,更无法用收费标准高低来衡量一个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如果是民办的校外托管机构,还能用收费高低论英雄,敢于高收费大概率就是质量比较好的,公办学校收费越高满意度肯定更低;

最后,我只能想到一个办法来进行评价,才算是科学的,那就是,让服务对象——学生和家长——来给学校和老师的课后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当然为了掌握真实情况,避免家长害怕孩子受到打击报复而口是心非,一定要以不记名方式进行测评,现在互联网手段这么发达,从技术上完全是可以实现的。这样,就能知道一个学校以及具体到某个班级、某个老师课后服务质量的好坏了,然后再依据质量确定收费标准、按照质量给老师发报酬,这样就公平公正了。

哈哈!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这可是万万使不得哟!如果真要发动客户监督,让家长和孩子测评的话,估计课后服务的差评率要爆表了,这项工作分分钟就要歇菜了。君不见,最近网上一些关于课后服务的文章、视频下面,评论区一边倒地都是——

“赶快取消延时服务吧!”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十问:如何杜绝暗箱操作?

最近很热的一个新闻:11月23日,有媒体报道河南省新乡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30多名学生吃过学校的营养午餐后,出现呕吐、拉肚子现象,据学生们反映,当天吃的饭菜里“豆腐有点馊,烩菜有点腥”。

面对采访,戚城中学王校长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后,掩面痛哭,他说,前段时间,当地教育局通过招标后,送餐公司才变成了现在的这家,也是从11月15日,这家送餐公司开始给戚城中学配送午餐,没想到23日就出现了学生上吐下泻的情况,“我的学生都在医院了,我不是个好校长!”

“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的话题冲上热搜。记者调查发现,计划午餐采购项目第四标段中标单位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行政处罚公开信息中查询发现,该公司因违反相关环保规定被行政处罚两次。处罚决定书显示,经调查发现实际经营地址从事洗衣服务,建有职工食堂,提供员工餐食过程中产生的油烟直接排向大气,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关于学校食堂或配餐的问题,这不是第一起了,也不会是最后一起。看了配餐公司的相关情况,用脚指头都能猜想到:招投标里定有猫腻。学校统一供餐,人数多、时间长,有腥味的地方自然会有猫。无论是招投标还是指定供餐单位,即便是学校自己开办食堂,因为是公家单位操作,难免有人会顺手牵羊、雁过拔毛。

十问课后服务!一个资深托管人的困惑

配餐如此,课后服务更是如此。农村学校营养餐推出有些年头了,已经走上了招投标的轨道,课后服务算是新生事物,还没有建立起招投标的机制,基本上都是暗箱操作:收费标准制定是暗箱操作,教师托管服务费发放是暗箱操作,餐食制作或采购是暗箱操作,托管看护内容也是暗箱操作。所谓的暗箱操作,就是全过程不透明、不公开,孩子每天吃的什么、成本多少、质量如何,家长们作为掏钱者无从知晓。孩子们在校内延时服务中到底怎么度过的,享受了哪些服务,服务质量怎么样,家长们同样无从知晓。一些学校在课后服务期间,是不准家长进入校园的。一些学校甚至明令禁止本校老师把同学们就餐的场面,拍照发家长群或朋友圈。缺少阳光的晾晒,就会滋生霉菌;缺少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这跟校外托管机构恰恰相反。校外托管机构的老师,每天都在晒托管餐,家长群里随时都在播报孩子们放学后的生活和学习,家长随时都可以到学校“突击检查”。家长作为上帝,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在校内,课后服务领域,学校能做到透明公开吗?家长能随时监督吗?什么时候做到了这一点,什么时候课后服务质量才能让家长放心满意,孩子们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尾声: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做教育是个良心活儿,课后服务尤其需要负责任。

我做了十七年的托管,真心感到这活儿不好做。有人可能认为,我是担心课后服务抢了校外托管的饭碗,才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正因为做过多年托管,我才能作为“业内人士”提出这些问题。我提或不提,问题都在那里,不多不少。

如果校内课后服务能够解决好上述问题,交出满意答卷,能够满足孩子们放学后快乐健康成长的需求,能够让广大小学生家长放心舒心,我本人下岗再就业也心甘情愿,我和我的同事们就是上街擦皮鞋,也不会给国家添麻烦。

说实话,做了这么多年托管,挺累的,能由学校接过去,我们休息一下,也挺好的!

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学校老师们,放学以后,继续加油!

(写于2021年12月3号)

作者简介

窦昆,湖北人,原省报资深编辑记者,2004年下海创办晋级教育,打造中国首个学生托管品牌,出版多部学生托管行业专著,院线电影《放学后》出品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托管题材动画片《小鹰晋级》出品人。

推荐阅读

换一换
免费咨询热线:130-941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