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晋鹰汇好心态少年领袖特训营”完美收官
时光如白驹过隙,回首来程。七天六夜的磨砺与融合让这些小学员们完成人生的一次完美蜕变。
教育部关于课后服务、校内托管的文件中,反复提出一个要求:老师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变相补课,也不能讲授新课。
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大力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要求确实很有必要。如果说,校外培训不让做了,校内却打着课后服务的旗号,把培训开在了校园里、教室中,学生的学业负担怎么减得下来?广大校外培训机构从业者们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理是这个理,然而,课后服务时间段里,真正要做到不让老师给学生补课,其实是有较大难度的。
从老师的角度看。学校的老师,最擅长的就是给学生上课,包括补习旧课、讲授新课,除了上课,往往并没有别的才艺教给学生。课后时间不补课,老师还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课后服务几小时,时间怎么打发?稍微有点责任心的老师,习惯性地就要给学生讲一些学科内容了。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那么容易改掉吗?
从考试的角度看。双减政策虽然出台,但考试的指挥棒还在,老师的绩效考核仍然要跟学生成绩挂钩。根源上的驱动力没有消失,老师就会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就免不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给学生补课。课后服务时间,是最好利用的时间,不用白不用。
从招生的角度看。一些学校的课后服务收费较高,给老师的补贴也可观,老师从事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怎么让孩子都留在校内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课后服务时间上课,家长不得不报、不敢不报,生怕错过。
从家长的角度看。大多数家长其实并不反对老师补课,巴不得孩子多学点,所以老师课后补课,根本不用担心家长举报。面对家长的需求,老师补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家长还往往对老师感激不尽。
从学生的角度看。孩子即便不愿意放学后留在学校补课,但又能如何反抗呢?你只看到学生举报校外培训机构补课,什么时候见过学生举报公办学校自己的老师呢?无能为力,只能接受。
从校长的角度看。校长和老师,目的往往是一致的,或是同一利益链条上的。在教学质量用分数衡量的大环境下,在把放学后的学生放在教室上课人身安全最有保障的情况下,校长对于老师补课,恐怕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手高高举起最后都是轻轻落下,帮着老师防范上级突击检查。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课后服务时间段,老师给学生补课,这样的违规行为,因为失去监督,必然肆意滋长。偶尔的上级检查、暗访督察,也只能一时一地,对于大面积的补课行为,并不能起到有效制止作用。
课后服务一旦变成了校内培训,学生负担加重,双减目的,就成了一句空话。
最近,校外教育行业面临政策震荡、市场剧变,所以我连续写了这一组“教培业观察”文章。我喜欢研究政策和行业变化,也喜欢写文章,写这组文章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信手拈来。但是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写文章时很多观点、案例,是没办法都写进去的,只能含蓄表达。再说了,都写进去也太长了,不适应快餐阅读时代人们的需求,所以,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政策、研判形势、拿出对策,我讲了二场视频直播课程,主题分别是:
时光如白驹过隙,回首来程。七天六夜的磨砺与融合让这些小学员们完成人生的一次完美蜕变。
许多课后托管机构经常抱怨:学生显然很多,但利润不理想,很难维持...你有没有想过,学时消费做得不好,导致预付款没有真正进入机构收入,导致资金链断裂? 只有课程消失得快,机构才能获得高利润。如何提高课程消费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特别是对于儿童的教育,它是不断追求的,试图让他们在生活的起点上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托管班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的选择。那么,如何通过加盟托管班教育来实现创业梦想呢?
晋小鹰手拉手成长营,是热门的研学旅行课程,是央视少儿频道热播的晋小鹰品牌,是晋级教育打造的独家特色项目。课程旨在让城里孩子到农村体验生活,城乡儿童结对子、干农活、识作物、玩游戏、做作业、上好习惯课程、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等环节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