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稳步推行,中小学生托管机构前路如何
在政策要求和家长需求下,中小学生托管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尤其备受资本的青睐。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问题发生,在身处“风口”的当下,中小学生托管的未来到底怎么样呢?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四个家庭教育的通用公式,值得家长是收藏一辈子!
表扬孩子的通用公式
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个完整的表扬,按程序做好每一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陈述事实
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他下次可以继续做下去。
2.确认事实的可贵性
即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什么要表扬他,让他知道被表扬的真实理由,知道自己行为的真实尺度,从而对自己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产生自豪感。
3.表达感受
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感情。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兴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为孩子高兴(即家长说“我真的为你高兴!”),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即家长说“我真高兴!”)。
4.表达期望
即家长表达完为孩子取得好成绩而高兴的感受之后,还要表达新的期望。也就是告诉孩子,只要他继续努力,他会做得更好。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表达宏观的期望,就是说家长应该笼统地说:“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体要求。表达期望,实质是暗含着告诉孩子,学习无止境,他还得继续努力,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潜力的信任。
5.身体接触
在表扬孩子的场合,家长如果能够拥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抚摩孩子的头发,那效果会倍增。
我们知道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有向上的动力。身体接触,会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长所传达的力量。
批评孩子的通用公式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该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实施一次有效的批评:
1.陈述事实
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是批评他的前提。
2.确认可罚性
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3.表达感受
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找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
4.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这是说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为”虽然出了错误,但是他的“人”还是个好人。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5.表达期望
这是告诉孩子,尽管他犯了错误,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并且你还期望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
感觉>行为>说教>打骂
感觉、行为、说教、打骂这四种不同的方法,感觉胜于行为;行为胜于说教;说教胜于打骂。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综合传递的感觉是直接被孩子接收到的。这正是孔夫子说的“身教胜于言教”!很多家长说:“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这在孩子的人格教育上是正确的。但在做事上,不全然是这样的。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一个优秀的家长,你可以什么时候也不做,你仍然可以把孩子激励起来。这是对孩子行为的教育。
你对孩子的爱、关怀、信任、期望……你的目光所综合传递的感觉直接就被孩子所感觉到,这是直通车。感觉要经过孩子的大脑,行为要经过孩子选择,孩子觉得这个行为好,所以他模仿,他选择,然后进入了他的生命里。
说教要经过他的大脑,他的价值判断,有没有道理,“没道理,你们成年人就这么说!你这么说,这是你的事!”他可能把你的说教全过滤掉了!
在政策要求和家长需求下,中小学生托管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尤其备受资本的青睐。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问题发生,在身处“风口”的当下,中小学生托管的未来到底怎么样呢?
此外,缺乏家长们的陪伴也是导致孩子们不良习惯养成的主要原因。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事业,只能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来满足孩子,却没有时间了解孩子的想法,更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关怀孩子。有的家长迫于生计长年在外,孩子们通常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们的溺爱,往往也让孩子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养成较为困难。
托管班老师免不了每天需要给家长进行孩子的情况反馈,对于刚把孩子送过来的新家长,如何沟通得更有效?晋级托管分享两个和新家长打交道的原...
小学生托管班老师要登记所有家长的联系方式,老师做好联系方式的登记有利于后期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为下一步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做好铺垫。同时,授课教师也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公布给家长。